首席数据官

Hi, 请登录

广东农信 李海涛:农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面对大型银行服务市场不断下沉、新型互联网银行线上流量扫荡,中小银行发展危机日益严峻。市场冲击倒逼中小银行打造科技实力,寻求数字化转型路径,借以科技赋能业务,更好地提质增效。

纵观国内金融领域供应侧,农信体系作为中小银行的主力军,具有其特殊性,是多法人的体系,这也影响了其信息科技的建设。一方面,农信体系业务架构复杂,业务独立性和业务架构完整性相辅相成又时有冲突;另一方面,业务架构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架构的复杂性,在共性的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的定制实施之间存在协调发展的痛点。

近日,来自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银信中心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李海涛以《广东农信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广东农信的探索和尝试,包括转型策略、具体路径、未来方向等。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银信中心

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李海涛

路径:大平台+小法人

“五化”打造金融科技平台

对广东农信来说,其位于广东地区,是当地支农支小的主力军,而广东的业务开展环境比较特殊,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数据业务化,个性化需求旺盛。

2016年,广东农信提出整体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即十三五规划。以大平台+小法人为蓝本:省联社作为航母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农信体系整体发展的平台作用;各家法人则充分发挥其立足当地的优势能力。在此基础上,完成农信体系科技转型工作。

具体来看,广东农信围绕“五化”打造金融科技平台。

三个核心能力:

平台经济、数据驱动、安全体系

转型规划落地到具体的数字化业务上,广东农信注重打造三个核心能力,分别是平台经济、数据驱动、安全体系。平台经济是核心,数据驱动是引擎,安全体系是基石。

省联社搭建开放性的平台,围绕平台、数据、安全去做数字化转型。通过这种方式,省联社搭台,农商行唱戏,建生态、搭平台、扩场景。在“大平台+小法人”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产融结合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自助式金融云服务。此外,省联社在政府平台、供应链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基础上,携手多方伙伴共建生态。这不是单个县域法人能够解决的事情,通过省联社总对总地去做,能够帮助农商行获得更多的资源,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在这个方面,广东农信已经有了具体的业务实践。比如,基于开放银行体系打造了普惠金融户户通平台,可以连接乡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产业、政府,将用户各方面的线上线下数据都纳入考量,在数据和平台的支持下共促乡村振兴,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米。

这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金融科技能力平台支撑,如下图所示。

在数据驱动方面,广东农信通过数据中台助力数据业务化。目前初步形成了数据资产平台、数据科学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其中,用好数据是最关键的数据业务化,最核心的是怎样用好用活数据,通过数据中台、智能化风控、智能化的营销,可以在很多业务条线里更好地使用数据。

对数字化的银行,安全和数据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对客户选择服务极其重要。而安全体系对农信体系中的任何单个农商行,尤其是规模在千亿以下规模的农商行,独立搭建安全体系成本高,通过省联社体系实现安全体系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性价比。

实践结果:三大转型策略成效明显

结合农信体系的实际发展痛点,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广东农信转型策略的成效,分别是解决农信体系多法人架构带来的发展问题、IT架构向平台化及中台化转型、大数据服务体系。

通过推进云化转型,打造专有云平台。广东农信推动服务模式转变,机构按需申请云服务,专有云平台由省联社统一建设,各机构拎包入住,集中精力发展业务。由此,一方面省联社可以对全省统一管控风险,另一方面农合机构作为独立法人,获得自主的资源空间,可以聚焦业务的差异化发展。

在云化转型的基础上构建中台能力。广东农信推动IT架构向平台化、中台化转型,这可以满足机构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帮助其打造敏捷的响应能力。同时,系统实施从烟囱式向平台化转变,从单个系统向平台化转变,从面向农合机构的IT服务向云生态转变,从以项目为主的运作模式向产品创新研发体系转变。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走进十四五发展新时期

对于未来的数字化发展,广东农信将通过十四五规划,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提高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借此提高服务能力。

十四五时期,广东农信将从产品、客户、渠道、流程、能力和风控六个维度实现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迈进。

产品是服务的前提,要打造智能化的产品运营、符合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品设计。客户是服务的对象,要通过客户洞察,深度识别、认知客户,从而做到精准服务。渠道是触客的关键,根据客户的千人千面的需求差异,要做到智能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