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数据官

Hi, 请登录

《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发布

2021年6月5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

本书以“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研究目标,以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为主题,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治理创新四个层面论述数字金融的发展和治理,分析国外数字金融发展态势,强调和突出理论性、实证性和实践性。

本书将数字金融定义为,持牌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协作和融合打造智慧金融生态系统,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目前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数字支付、互联网贷款、数字信贷、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金融业态。2019年以来,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特点是,数字金融行业整体回归合规经营,金融科技赋能数字金融取得新成效,数字金融模式创新亮点纷呈大数据时代金融创新,互联网巨头在金融必须持牌经营的严要求下谋求转型,监管科技提升了数字金融的治理能力,我国数字金融的监管框架和体系逐渐清晰。

我国数字金融将呈现六大趋势:数字金融监管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数智化,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拥抱监管稳步推进上市,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将重塑,数字技术加速我国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据合规使用将成为我国数字金融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和场景继续扩大。科学把握发展趋势,本书提出引导数字金融回归本源、理性发展,监管层要构建更加强大的线上监管平台,政府稳步推动数据有序开放共享,防范“大而不能倒”的市场风险,更加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完善以数据体系为重点的金融基础设施。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金融严监管和互联网平台去金融化的浪潮之下,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加深,数据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基于智能与生态的数字金融才是金融科技的未来大数据时代金融创新,金融业态和产品创新步伐将显著加快。2019年以来,监管层逐步完成了对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治理整顿,金融创新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开启了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之路,运用数字技术和金融数据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要求“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这是中央高层第一次使用“数字金融”概念。

蓝皮书认为,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数字金融在金融数据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下,金融业要素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精准化匹配,进入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技术—经济范式”的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阶段,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报告将数字金融界定为,持牌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协作和融合打造智慧金融生态系统,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是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和业态在不断进化之中,目前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数字支付、互联网贷款、数字信贷、智能投顾、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金融业态,如图1所示

2021年6月5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

图1 基于技术和数据的数字金融

从定位上看,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都强调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两个概念大致相同。数字金融泛指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利用数字技术,深挖金融数据,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完成支付、融资、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的新型形态。这个概念与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定义的“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定义的“金融科技”看似相似,但互联网金融更多地被看作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而金融科技则更突出技术特性。相比较而言,数字金融这个概念更加中性,突出技术和数据应用,所覆盖的面也更广泛一些。

我国政府不断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从国家战略层面迅速落地到金融业务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