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数据官

Hi, 请登录

互联网时代高效阅读方法论及50本营销人必读书单

为什么要读书

一个人看很多书不一定代表这个人知识就更丰富,能力就更强康路晨一本书读懂大数据时代^^^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但是,无论是看报刊杂志或者是网络上的快讯,都不能真正替代读书。每一本好书,尤其是经典(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说,学习最好的方式一是读经典,二是干),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是碎片化的,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一个月不刷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几乎什么都没有错过,但如果一个月不读书,就会失去很多。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取舍+聚焦

根据《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6年我国出版重印图书23.8万种,较上年增加2.2万种,增长10.3%,2016年新版图书26.24万种,增加0.2万种,增长0.76%。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书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地膨胀并变大,我们如何在海量的书海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真正想读的书?就像做营销要对于市场和人群要进行取舍,读书也要有取舍思维,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读,读书前要想一下,自己更要侧重读哪些领域,一些无关领域的书对我真的需要吗?读书要进行精力聚焦,你要承认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每天一共有2小时时间读书,你把这个时间用在经济类读物上,那就没有办法同时花在文学书上。刚开始增加阅读量的时候怎么挑书?朋友推荐,领域内的大咖推荐,或者上Amazon或豆瓣搜索领域和兴趣关键词。(文章后有我2018年的部分计划书单,主要是李善友、傅盛、杜国楹几位大咖的推荐)

怎样实现高效阅读?——有目的地阅读、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不仅是对于读哪本书要做选择,对于一本书里面的重点也要有所选择。阅读研究方面的专家弗兰克·斯密斯在他的著作《有意义的阅读》中告诫读者:阅读时,努力边读边记的话,反而会妨碍理解。因为注意力都放在记忆和担心忘记方面,产生的不安反而妨碍了对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读书前最好认真想想,这本书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对它的期望是什么,我看的时候要学什么,带有明确的目的去读,你就更清楚哪些地方应该精读,哪些可以速读甚至跳读。根据罗素·斯托夫在其著作《视阅读为思考过程的教学》中的统计:“一篇文章的重点,大概只占整体的4%~11%”。如果以同样的速读通读一整本书,可以说是时间极大的浪费。

我们真的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吗?

《高倍速阅读法》的作者保罗·R·席列提倡:多次反复、分阶段慢慢深入。不过我其实是不赞同速读的,就像知乎“姚脑师”说的那样:速读都是套路,多读才是王道。在她同名文章里有这样一组科学研究数字:文字加工所需时间大约在225-300毫秒之间,这与现实中熟练阅读者的阅读速度相当,大约是267-200字/分的速度。也就是说,超过这个速度,大脑就会跟不上节奏,也就形成了很多无效阅读。

懂≠会做

而且,书不是读完了就行了,更要在过程中伴随思索。伏尔泰说:“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人类简史》里有一段话:科学革命不是认知革命康路晨一本书读懂大数据时代^^^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而是无知的革命。应用在读书上也就是“空杯心态”。读书最重要的目的,一是获取底层知识架构,二是启迪个人智慧。所以读书不仅要读,还要真的读懂才行。杜国楹说,看懂不等于会做,也就是知识的吸收容易但转化难,他对于《定位》一书在实际应用上的反复揣摩,让我深感震撼,这本书其实我几年内也看了几遍,但到运用的时候力不从心感依然特别强烈,我想或许我该重新研读一下了。

康路晨一本书读懂大数据时代^^^一本书读懂互联网营销推广_微博营销:微时代营销大革命_\"大数据\"时代挑战信托营销规则 证券日报

强力研读+记读书笔记

关于读书方法论,很多人都推荐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一本更容易被理解接受的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书中讲述了他个人读书的方法论,简洁但很有实用价值,也是我现在正在运用的读书方法,从中受益良多。另外,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也提到了读书方法,和秋叶一致的地方是:记读书笔记,有计划的做读书笔记,笔记中包含作者叙述的脉络,精彩的引用或奇思妙语可以原版抄下来,不重要的地方略过,在阅读过程中个人的联想也直接标注在笔记上,例如这本书和自己看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热点有什么联系,作者的哪些观点我是赞同的,哪些是不赞同的,整本看完后在笔记上写一下对整本书的书评,总结一下这本书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到这个环节,知识才变成你自己的。

相见恨晚的错觉

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本书会有一种:我要是早几年看到这本书就好了的感觉,这里面夹杂喜悦和悔恨,我要说的是,悔恨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不同时间阅读同样一本书感觉并不会一样,读书感悟和你个人的知识储备、人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