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造企业普遍对“中台”的发展比较关注,其中一些企业已经通过与行业技术厂商的合作启动“中台”的建设工作。比如中车株机就联合金蝶公司一起构建“业务+数据”双中台架构,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中台”一经提出就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传统制造业企业意识到打造中台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受困于“信息孤岛”、“云孤岛”等转型困境,企业急需一种能将前台需求和后台系统隔离的中台架构以解耦业务和系统,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
梳理当前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可归纳为两大问题:
第一,传统企业内部烟囱式架构仍然困扰着广大企业,这种各自独立的业务系统导致数据互不想通,缺乏整合的数据是无法实现价值再利用,更无法应对快速变化以及实时交易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一个能从业务和数据两个层面打通的中台。
第二,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变化淘宝大数据应用案例,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转变,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系统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系统的构建要快,系统的反应速度要更快,传统的动辄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软件开发和实施周期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中台”概念最早是阿里先提出来的,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以前在阿里巴巴内部存在天猫、淘宝、聚划算等不同的电商平台,这些平台又不同的部门独立运营,而且开发和运营团队各自独立,存在大量相同功能模块重复开发的情况,即耗费人力和资金,也花费了更长的开发时间。
2015年马云带领阿里高管团队拜访了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发现这家公司将开发过程中公共、通用的游戏素材和算法整理起来,形成一个个类似积木的小模块,这些模块能不断的复用,一个几人的小团队几周就能开发一款新游戏。
受该公司游戏开发模式的启发,2015年底,阿里巴巴启动了“中台战略”,从组织架构和业务机制两个层面进一步理顺关系,拆掉“部门墙”,形成“大中台,小前台”的运作模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具体来说,在技术层面形成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人工智能中台三驾马车,通过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并进行知识沉淀、复用,对各前台业务进行强力的支撑,让前台的一线业务变得更敏捷,以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传统IT架构下,大多是一台服务器部署一种应用,业务与服务器之间处于紧耦合状态,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多,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无法整合,更无法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实现系统的快速调整。后来,随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出现,传统的服务器被云平台所取代,业务和服务器之间实现了“解耦”,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使得IT资源可以像水电一样按需调度和使用,但软件架构和开发模式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软件的开发周期仍然比较长,而且不同云平台架构之间很难实现数据的共享整合,又形成了新的“云孤岛”。
从传统IT到云计算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反而带来了新的云孤岛问题。数据和业务的整合问题在云时代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企业曾尝试利用云平台打通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全业务流程数据,但这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便在云平台上打通了全业务流程,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整合,一旦业务需求出现新的变化,由于仍然采用传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模式,如何快速的响应需求是个巨大挑战。
如今中台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在前台和后台之间构建一个中台,将前台的需求和后台的资源分离,将业务和数据全部集中在中台。中台连接了前台用户与后台核心资源,既可以将早已臃肿不堪的前台系统中的稳定通用业务能力“沉降”到中台为前台减肥,前台也可以快速生成各种微应用,将后台系统中需要频繁变化或是需要被前台直接使用的业务能力“提取”到中台层,赋予这些业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