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数据官

Hi, 请登录

2G频点部分清退后的语音数据业务承载分析

郭宝++刘毅++张阳

【摘 要】电磁波传播特性决定低频段组网的投资成本远低于高频段组网,目前,2G用户规模持续降低,而4G用户规模迅猛增长,物联网的应用需求也迅速增加,需按照网络负荷以及业务承载特点逐步减少2G网络占用的低频段频谱,支持4G网络甚至4.5G物联网网络的规模建设。重点讨论了如何清退2G频率,2G清退后频率如何规划才能保证现有2G用户的使用感知,针对2G网络的语音、数据业务如何配置不同的频率复用方案,以及4G网络能否承载2G迁移来的业务,并且保障用户的业务需求及使用感知的问题。

【关键词】频率复用 2G清退 网络业务迁移

1 引言

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和增强型机器类通信(eMTC,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是3GPP針对低功耗广覆盖(LPWA,Low Power Wide Area)类业务而定义的新一代蜂窝物联网接入技术,主要面向低速率、低时延、超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物联网业务。中国联通紧跟NB-IoT标准进展,积极部署物联网试点,制定了联通标准和业务应用平台。中国电信把物联网从创新业务转变为战略基础业务,推动NB-IoT技术验证和外场应用测试。中国移动在2016年G20峰会上做了窄带物联网应用演示,同时启动了NB-IoT、LTE FDD/TDD融合、eMTC三种方案,扩大了规模试点。

使用传播特性好的低频段优质频谱可以大大减少建网成本,提升技术与产业竞争力。对于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采用700 MHz频段所用站点仅仅是1900 MHz频段站点的24%,是2600 MHz频段站点的12%。为了更好地推动物联网发展,同时节约建网成本,提升用户对物联网业务的 使用体验,可考虑清退目前的部分2G频段,但在清退过程中需保障原有2G用户的使用感知。

2 GSM频点清退方案

2.1 GSM频点清退目标

在GSM频率清退目标中,900 M系统计划清退

5.8 MHz带宽(拟定为953.2 MHz—954 MHz、945.8 MHz—

950.8 MHz)资源以满足蜂窝物联网建设需求,同时将2G 900M系统高配小区占比控制在10%以下,总体清退30个频点,频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初期考虑由于GSM网络仍承载较大规模用户,900 M系统清退目标包括5 MHz的eMTC和800 kHz的NB-IoT频段。具体使用频段:上行945 8 MHz—950.8 MHz,下行953.4 MHz—954 MHz为eMTC频段;中心频率:948.3 MHz。使用GSM频点:54~79,92~95。设置中心频率为948.3 MHz的优势在于,当GSM网络负荷降低,进一步扩容eMTC频段时,可保持中心频点不变,而将使用带宽扩展为10 MHz。

2.2 eMTC、NB-IoT使用频段

eMTC是LTE的演进功能,在LTE TDD及LTE FDD 1.4 MHz—20 MHz系统带宽上都有定义,但无论在哪种带宽下工作,业务信道的调度资源限制在6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以内,eMTC频段划分方式如图2所示:

NB-IoT上下行有效带宽为180 kHz,下行采用OFDM,子载波带宽与LTE相同,为15 kHz;上行有两种传输方式,单载波传输(Single tone)和多载波传输(Multi-tone),其中Single tone的子载波带宽包括3.75 kHz和15 kHz两种,Multi-tone子载波间隔15 kHz,支持3、6、12个子载波的传输。以窄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NPUSCH,Narrowban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为例,NPUSCH用来传送上行数据以及上行控制信息,NPUSCH传输可使用单频或多频传输。NPUSCH上行子载波间隔有3.75 kHz和15 kHz两种,上行有两种传输方式:单载波传输(Single tone)和多载波传输(Multi-tone),其中Single tone的子载波带宽包括3.75 kHz和15 kHz两种,Multi-tone子载波间隔15 kHz,支持3、6、12个子载波的传输。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_2g数据业务_数据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3 GSM降配方案

3.1 GSM频点清退

要实现GSM频点的清退需制定GSM小区降低配置方案;优化现有2G小区的半速率配置;优化数据信道配置,降低静态和动态信道比例;优化GPRS信道释放时延参数,提高数据信道利用率;优化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降低配置,释放业务信道(TCH,Traffic Channel);进行降配操作和频率调整。

将2G网络无线利用率整体控制在50%~70%,降配后单小区不超过100%;语音半速率控制在10%以内,降配后单小区不超过50%。对数据业务分组数据信道(PDCH,Packet Data CHannel)复用度

某地GSM 900M现网广播控制信道(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频点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BCCH集中使用频点61~86,此外10、20、30为室分频点,整体使用比较均衡。其余不规则频点的使用主要分布在省、市边界。

某地GSM 900M现网业务信道TCH频点使用情况如图4所示,TCH集中使用频点1~60、87~94,整体使用比较均衡。其余不规则频点主要分布在省、市边界。

3.2 GSM频率复用与网络负荷、质量的关系

GSM频点清退需保障现有2G用户使用感知,保持语音质量稳定,故要高度关注GSM频率复用度的变动对GSM网络负荷与网络质量的影响。

(1)频率复用度与质量关系研究

利用干扰簇建立模型,分析干扰簇中每频点复用次数与语音质量的变化趋势关系,语音质量选取小区可采集的比特误码率0~5级占比,当干扰簇每频点使用次数超过1.6时,语音质量呈现明显的发散趋势,每频点使用次数1.6对应现网频率复用度为18.4,由此确定当前网络频率复用度门限值不能低于18.4,如图5所示:

(2)网络负荷与网络质量的关系研究

当GSM语音利用率>60%时,语音质量出现下降;对于数据业务,当PDCH复用度>3时,临时数据块流(TBF2g数据业务,Temporary Block Flow)拥塞率出现波动,如图6所示:

由此,GSM降配后的频率使用方案需考虑当前承载在2G网络的语音、数据业务均衡2g数据业务,关注两个方面:

(1)频率复用度:BCCH建议采用7×3复用,需要21个频点;TCH建议采用4×3复用,并建议TCH最大配置5/5/4,需要(5+5+4)×4=56个频点;建议留4个保留频点,故总计需要21+56+4=81个频点。该方案与当前复用度相同,能够满足质量需求。

(2)频点规划:BCCH使用21~41频点,其余1~20、42~53、63~88为TCH频点;89、90为保留频点,供特殊场景使用。VIP区域、室分等频率复用度高、不好规划频点的场合,建议酌情使用EGSM频点。普通场景(居民区、城中村、乡镇村庄、工矿企业等)单小区平均载频配置最大3~4载频,特殊场景(VIP基站、学校、景区、交通车站等)平均载频配置最大6~8载频;高配小区载频配置控制在1%以下。

4 2G向4G的业务迁移

考虑物联网的退频、2G设备替换对现存2G移动用户造成的负面影响和VoLTE优质体验等因素,在进行2G频点部分清退工作的同时,需要联动市场进行2G向4G的业务迁移。前期大话务测试表明,当前TD-LTE网络下VoLTE网络容量能够支撑全量2G语音业务的迁移,某地GSM网络最大同时通话用户数分布如图7所示。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_2g数据业务_数据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现网背景下,在典型热点小区近中远点均匀加载VoLTE用户,VoLTE并发通话用户数超过80时,数据业务出现感知拐点(单用户上行低于150 kbps,下行低于1.5 Mbps,Web浏览、微信图片和微信语音成功率低于80%);VoLTE并发通话用户数超过100时,语音业务出现感知拐点(小区级平均MOS低于3.5)。

现网2G单小区同时并发通话用户数基本集中在10~15区间(含2G和CSFB),超过99%小区的最大并发通话用户在45人以下,如果2G用户全量迁移,也很难达到80个VoLTE并发通话用户而导致产生数据业务感知拐点。同时,网络侧需要加速整治短板,保障网络质量,并密切关注局部高负荷热点区域,及时采取优化扩容措施。

由此,在做好基础覆盖的前提下,用新思路快速提升VoLTE通话驻留比,确保已转网的VoLTE用户在4G网络进行通话。在某地的LTE现网中,增强的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eSRVCC,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边缘电平降低至-116 dBm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