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呼吁多年的信托产品登记制度的即将出台,朱少平非常高兴。虽然如今作为中关村宏观经济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所所长的他已经稍稍远离了信托行业,但曾经是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的经历让他仍然关注信托行业的发展。
也有更多的信托人士从信托登记平台即将出台的消息中得到鼓舞,目前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已逼近11万亿元,而信托登记平台的推出,无疑对解决目前信托产品面临的流通困境有很大的突破。
解决流通问题
还原信托本来面貌
对于信托产品登记交易系统,朱少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产品登记系统推出后,将完善投资人的退出渠道,也能通过交易平台发现信托产品的价值。
中国信托业协会理事李宪明对本报记者表示,信托产品登记交易系统的推出,最关键的是建立了信托行业自己的“大数据”体系。这一方面能方便监管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也能够通过数据判断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一直以来,信托由于自身的特点,信息滞后、不透明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近期,有消息称,银监会已于近日启动了信托产品登记系统的调研工作。实际上,在2013年底信托业协会上已经提出了“设立信托产品登记系统”的计划。
对于该信息系统,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信托业年会上做出了诠释。“该系统将具有四大功能:一是产品公示大数据时代挑战信托营销规则 证券日报,每家信托公司开发的每一个信托产品,入市前都要先录入到这个系统里面,监管部门可在系统上直接进行审查;二是信息披露,系统建起来后,所有信托产品的优缺点都在这个系统上写清楚,包括这个产品适合哪些投资者,钱投到哪去,有什么投资风险等等,只要通过系统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了,就能从根子上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误导销售问题。”此外该系统还将具有信托确权功能和交易功能。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信托法》起草工作组组长王连洲对本报记者表示,信托产品登记交易是保证信托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解决了信托市场的流通性的问题。虽然现在整个信托业的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如不解决流通问题,将很难有更大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信托的确权问题,这将还原信托的本来面貌。
三原因阻碍
信托登记系统“问世”
实际上大数据时代挑战信托营销规则 证券日报,早在2006年,银监会就批准成立了上海信托登记中心。上海信托登记中心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一、信托基本信息登记;二、信托财产登记;三、信托相关的信息披露与信息发布;四、信托登记信息的查询和证明服务;五、信托登记与相关权益登记的研究、咨询服务;六、促进信托产品标准化和流动性的相关业务等等。
其所采取的是会员制,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成立7年多来,发展会员39家。相比目前全国68家信托公司的总数来说,仍然有一段距离,而且始终没有由此建立全国性的信托登记中心。
究其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从技术层面而言建立信托产品登记系统几乎不存在任何根本性困难和障碍。包括从法律、法规角度,也不存在实质性约束和问题。之所以这项工作推迟至今日,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认识上不够重视。在信托发展的近十年中,前五年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种基本的业务规章、监管政策、市场规则和运行机制还都不健全,因此无暇顾及这一“偏软”的制度建设;而后五年,则进入信托业超常高速增长期,信托资产规模以每年一万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