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数据官

Hi, 请登录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更容易有高孤独感,专家教你读懂青少年不合理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

每逢寒暑假,孩子就宅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电视、电脑,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出门;A4腰身材网上流行,读初中的女儿就拼命节食减肥,一米六身高,体重的目标是60斤……这些都是来自心理咨询室中家长的求助。当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些青少年的行为别说家长直呼“看不懂”,连不少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当下我们该重新学习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广受社会关注,甚至带热了相关题材的影视剧。电影《少年的你》引发大众对校园生活的讨论;电影《狗十三》聚焦青春期女生李玩的成长,让人感慨“爱的教育”有时太过沉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马辛直言:“可以说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给他们创造一个阳光、温馨的成长环境?日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卢家楣联手全国百位心理学家撰写了心理学科普《人类心理十万个为什么》。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面临着更复杂环境的青少年更容易有高孤独感,不仅学校层面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家长更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变化,才能读懂那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心智更脆弱了吗?

社会心理学家简·特温格曾在《互联网时代》一书中指出:“现在18岁的孩子,举动像极了过去15岁的孩子,而13岁的孩子就好像10岁的孩子。青少年的人身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安全,然而他们的心智却更脆弱了。”比如,当下的青少年很少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同朋友们外出玩耍,更多的是坐在家中联网玩。

但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难道真的是因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催化?不少心理学专家坦言,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更多关注,与此相关的消息更容易在网络发酵传播;另一方面,相比过去,如今孩子的确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成长环境。

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曾指出,2000年以后来做咨询的孩子,多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带来的问题。“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更加孤独。以前的孩子兄弟姐妹多,生活环境也比较自由,随时可以找到小伙伴疯玩。这种群体性游戏就是孩子进入社会的预演。”陈默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变了,同伴游戏减少,而基于网络的虚拟交流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孤独感。当今都市中的孩子广泛触网,但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陈默说。

追溯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大数据时代心理健康,卢家楣一针见血:网络的发展确实使得青少年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但究其根本,却是越来越多的“直升机”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却对孩子的心理知之甚少。尤其是“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业,并且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使他们从小就承受参与高强度竞争的压力。”比如考试前孩子想要看集动画片甚至玩会儿游戏再复习,但是焦虑的家长往往会立刻气急败坏地扣下一顶“帽子”:明天就要考试了!你还有心情玩?即便当场不发难,考完后“翻旧账”的比比皆是,甚至在外当着众人的面责骂孩子。

“行为往往是心理变化的反映。”卢家楣指出,家长对孩子行为误读而导致的不恰当的教育,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强。多位心理专家指出,如今的青少年尤其重视“自尊”和话语权。如果说以前孩子被教育“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如今的孩子更倾向于和大人直接对话——“为什么你可以说话我就不行?”

卢家楣告诉记者,在他参与过的咨询中,有很多孩子“情愿不活,也不能委屈自己的尊严”。比如,一对兄弟在家下象棋,双方正胶着的时候,母亲叫二人吃饭。于是双方约定 “封棋不动”。谁料午餐归来,哥哥发现弟弟的一个卒竟然过了河,于是他立刻与其对质,发生争执后指责对方是“小偷”,弟弟也怒不可遏,当即拿着水果刀刺伤了哥哥。“或许在外人看来,一盘棋的输赢何至于此?但孩子心中,这件事涉及尊严,踩到了他的底线。”卢家楣说。

情绪表达未与年龄同步成长,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发布了一项历时五年、针对全国十多个省市高校研究生的情感素质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人际情感、审美情感、励志情感和情绪智力等指标发展相对较低,宽容感也相对滞后。卢家楣告诉记者,另一项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理智情感随着学段升高而降低。高校青年学生在情绪表达方面与中小学生相比,并无明显提升。

“不会宽恕加不善表达情感,不仅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也会导致人际和社会互动中情绪适应不良。”卢家楣认为,青少年的情绪障碍问题凸显,仅仅靠指导舒缓是不够的, “必须关口前移,我们要从学校的健康教育着手,通过系统性的教育将青少年心理疾病预先拒之门外。”

“毋庸置疑,社会对心理学的关注度在提高,但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有很多对大众乃至老师来说,仍然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卢家楣说,来自学校的科学引导和教育很重要!

这点已从国家层面得到重视。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加强心理疾病筛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等多项措施……为了将抑郁症 “拒之门外”,沪上不少学校已经行动,但卢家楣指出:目前很多学校对心理课程关注的力度还不够、老师们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老师的职责,每一个学科教师都要担起健康教育的责任。”卢家楣建议,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鼓励孩子参加社区实践、充当志愿者等方式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学校层面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和教育,及时储备一批心理名师。

读懂孩子,家长也需要再学习

培养阳光少年,除了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家长也要再学习,补齐心理知识的短板。“一辈子做父母,一辈子也要学做父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告诉记者,所谓“代沟”,往往是因为成人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就失去儿童视角了呢?殊不知,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事情,与孩子沟通才能给孩子温暖正向的养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首席数据官】,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整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khui22@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二维码
评论